旅行 的意義是自我的放縱還是心靈的釋放
旅行-人們對精神層次追求的體現。那么旅行的意義和真諦到底什么呢!?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,了解了這個詞會給你的旅途帶來一個新的感悟
旅行的意義,到底是自我救贖,還是自我放逐。是去陌生的遠方尋找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,還是逃離現實的塵囂讓一切歸零。是一種對未來的覬望與躁動,還是一種在現實壓力下的爆發與抗爭。有人說,不斷地出走,只是想要給自己一個救贖的機會,其實這有一部分的因子在里面,更多的時候,也算是自我放松。旅行,本身上來說,就是一個很難界定的詞語,里面有行走,回憶,追尋,忘記,書寫等等成分在里面。看過了許多美景,從繁華的世界中心到荒蕪的世界盡頭。穿越過生死,心神困頓,眼神疲憊,風塵滿面,只為一些絕世的光亮,一些心靈純凈的人,一些或許這次不做就無法再完成的事。風景就和人心是一樣的,總是有自欺欺人的能力,讓我們偏愛,并且舍不得放開。我們自己走在路上,背著行囊,或許疲憊,或許茫然。但是那些儲存在干凈離得風景和回憶是不會變的。它可以填補內心大多時候的空虛。
安靜的時候戴上耳塞,單曲循環《旅行的意義》,伴著吉他的聲音,和陳綺貞溫柔的嗓音,你就會覺得全世界都是安靜而美好的。有火車轟鳴而過的聲音,仿佛那些風景在你的眼前一一閃過。
用膠片記錄那些美好的景致,靜止注定逝去的幻象,定格溫暖的回憶,然后讓它們慢慢變得陳舊而安靜,擱淺在歲月低處落上塵埃。當我們老了的時候,再一次翻開,看看曾經寫上的文字,拍過的風景,會有不一樣的心動。說不定,再次行走,故地重游,想要找尋的也是當初的那份回憶,僅此而已。累積了許多飛行,一次次翻越云層,坐看云起之變幻,靜靜觀望那些和平藍色和躁動的白色,那種感覺不是幸福,而是自由和安寧,也許離天越近,心就會越發的純凈。行走的時候心是澄明的,現在大多數時候,很難再找到安寧的感覺。內心被世俗所掩埋,被紛擾所困惑。背著行囊,慢慢的看著一路的風景,到處都是純白的天空,可以不被打擾,也不需要被打擾,自在而隨意。
有時候的飛行是在無邊的黑夜里,散布在大地上的微光會讓人心安,每次降落,就像仰望星空般俯瞰那個新的城市,萬家燈火驟然散落如繁星的碎片。黑暗與白天就像是孿生,它們如影隨形。我偏愛黑夜,懂得在黑夜行走是需要的安靜。在古老的城墻巷子下穿梭,手掌拂過斑駁的痕跡,可以感受脈搏跳動的頻率。
空氣里有汗水和愛情的味道,這個季節,大多數人是結伴出行的。車窗里帶著那些陌生人的體溫,在孤獨的夜里我們就這樣相互取暖。地平線的那端是怎樣一個城市,我一無所知,但我知道總有一些人是與我相關的。在車上半夜驚醒,耳朵里只有轟隆隆的響聲,在黑暗中點燃一根煙,那些對前途未卜的憂慮變得微小。黎明時抵達,走出車站,身上還流動著黑夜里未散去的霧氣。有些許疲倦,有些許無奈,身上被厚重的煙味和汗水的味道掩埋,直至2個小時過后,皮膚過敏的跡象,越發嚴重。但是依舊不管不顧,旅行的意義,心中知曉,外在的,無可更改。在行走結束的時候,心里仍舊是有所偏愛,行走,不會因為任何人而停止,這是每個人都明白的。旅行的宿命是什么,我常常會考慮這個問題,也不知道。有人說,離開就是旅行的意義。每一次的旅行把時間分隔,離開現在開始新的尋找。旅行是結束也是重生。生活并未給我們放縱和沉溺的機會,那些生命本來的躁動會隨時召喚著我們,繼續上路,繼續遠行。
而我覺得,旅行就是不斷的認識心的人群,來一場天南地北的相遇,然后分離。很少有人,會記住在車上認識的人,除非一個城市的。我們離開,說再見的時候,也不會有所留戀。旅行,就是不斷的停留,遠行。來一場時空的穿越,來一場輕緩的行走,未嘗不是一件好事。至少我覺得可以把開始丟失的自己找尋回來,可以知道自己內心需要的東西,然后安靜。旅行的意義,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定義,就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是一樣的。